韩信性格弱点:能忍好功名却不能屈,终致灾祸

成华艺
导读 原标题:韩信性格弱点:能忍好功名却不能屈,终致灾祸 韩信,汉初...

原标题:韩信性格弱点:能忍好功名却不能屈,终致灾祸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作为古代名将的代表,他的结局也是让很多人感到嘘唏。有些人说刘邦是小人,过河拆桥,手段下作。如果站在韩信的性格上分析,韩信的死也有自己的缘故。韩信之死其实与文种,白起等人之死有类似的道理,给职场的朋友也有很多启发。

我们从韩信的性格入手,看一看韩信的性格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能忍:

韩信是很能忍的,特别是在他的目的没有实现之前。最有名的事件是淮阴屠中少年羞辱韩信,给韩信二个选择,要么杀了他,要么从胯下过,韩信最后选择胯下过,留下胯下之辱这个成语。韩信吃了漂母几个月的饭,然后说自己要报答,漂母大骂: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韩信对面这种言词,没有反驳,依旧心怀感恩。

韩信击败了魏豹,刘邦却抽掉了韩信部队中的精兵,但是韩信依旧忠心,后来夺了齐王军,让他当楚王,韩信也能忍,没有任何意见。

好功名

韩信为什么可以忍受淮阴屠中少年之羞辱,也可以忍受刘邦在每一次作战胜利之后就抽调他的精兵,因为他有一个理想。

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他的目标是封侯拜相,要立无上大功。上面这句话是他在拜大将军之前与刘邦对话时说的。显然功臣之中自然包括自己了,这显然就是韩信的理想。

当范阳辩士蒯通跟韩信说,郦食其用口才就拿下了齐国七十座城池,你现在才拿下五十座城池。

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这是韩信唯一一次听从蒯通的建议,当蒯通一说功劳之时,韩信的智商就为零了。因为好功就是韩信的天然弱项,他带兵偷袭齐国,结果郦食其就被煮了,齐国本来是观望,最终与项羽联手。当然结果自然不是韩信的对手。

这一次埋下了什么祸事呢?郦食其是刘邦派出去的,韩信居然以刘邦没有命令他不能进攻齐国为由攻下了齐国。郦食其还有一个兄弟郦商是刘邦的手下的功臣,也深得刘邦信任,甚至吕后对郦商也很信任。

为了功名,韩信就平白多了一个敌人。

同时为了功名,他还出了一昏招。虽然他没有听从蒯通以及盱眙人武涉的劝说选择脱离刘邦自立,与刘邦,项羽形成三足之势,但是蒯通,武涉的说法却给韩信种下了称王的种子。他在刘邦最危机的时候,居然让刘邦封他代理齐王。

这对于任何上级来说都是不可原谅的。实际上当时韩信与刘邦深谈之时说出以天下城邑封功臣,这一句话的时候,相信当时刘邦心中肯定会咯噔一下,因为这个分不分封是刘邦的是,不是一个大将军应该想的事情。

每一次作战胜利,刘邦都来抽调韩信的兵马防止他不可控。

这一切在蒯通给他分析形势之后,他还是一脸的茫然,还是觉得刘邦对他很信任。最后蒯通算是看出来了,韩信根本没有当王的眼光和理想,所以就找了一个借口走了。

韩信只想着怎么立最大的功,受最大的赏。

不能屈

有些人认为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就认为他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其实韩信一直是一个高傲的人。他的自尊心是不可以受到侮辱的。

比如他在南昌亭长那里就食几个月,但亭长之妻以当韩信去吃饭时不烧饭的方式羞辱韩信,韩信当楚王之后只给百钱而且还说了这样一句话:

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为什么当年不杀让他受胯下之辱的少年呢?韩信也自己揭开迷底。

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这不是韩信的能屈能伸,而是他的忍。道德经中有一句话:曲则全,枉则直,韩信是没有读懂的。

比起刘邦对雍齿,雍齿在刘邦最初起事之时将刘邦的老巢送给了别人,使得刘邦最终投靠项梁。但是刘邦对雍齿虽然恨,但最终并没有杀他,因为刘邦记得雍齿后来立的功,而韩信却只记得南昌亭长的老婆对他的羞辱,却不记得自己在那里白吃几个月的饭。

韩信的高傲还表现在哪里呢?

韩信被从楚王的位置拿下来之后,他就开始发脾气了,常常称病不上朝,不但如此《史记》中还记载这么一件事情。

韩信路过樊哙的家,樊哙采用的礼节是见诸侯王的礼节,并自己称呼自己为臣。韩信什么表现呢?

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因为他觉得与樊哙,周勃等这帮人在一起是一种羞辱。

极度的自尊让韩信根本看不清状况,而且使得与这帮功臣形成了水火之势,这不是摆明得罪这帮功臣,这情商真的是令人着急。

另一个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他就很懂得能屈能伸,当他察觉到自己已经被刘邦怀疑,他就马上采用自污的方式,通过强买土地,用破坏自己贤名的方式把把柄送给刘邦。所以他可以有惊无险地渡过。

但这种方式让极度自尊的韩信怎么可能接受呢?除非杀了他。

结语:

韩信最终受不了,当陈豨造刘邦的反之后,韩信也有动作,不过这里也有争议,有人说韩信是谋反,也有人说韩信是有谋反的打算,只是没有实施,也有人说这就是刘邦授权吕后的行动。但不管怎么样,一代战神韩信的脑袋被吕后安排的武士拿下。他的一生也最终走完。

这样的故事每朝每代都有,功名就是鱼饵,你既然咬上了,那是死是活就是提杆人说了算。张良他不吃这饵,所以刘邦没有任何办法。萧何他是拼命讨好刘邦,刘邦最终没有治他的罪。只有韩信他忘记自己只是一条鱼,他以为自己凭功劳可以向刘邦要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还从没有鱼有资格与钓鱼的人谈条件的。

所以司马迁最终的点评是很到位的: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

韩信的经历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