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学者赵华:《枉顾帖》是赵孟頫晚年顶峰状态

鲁楠志
导读   《枉顾帖》。  赵华的著作《赵孟頫闲居考》。  学者赵华。  南都讯 记者黄茜 元代画坛领袖赵孟頫,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传...


  《枉顾帖》。


  赵华的著作《赵孟頫闲居考》。


  学者赵华。

  南都讯 记者黄茜 元代画坛领袖赵孟頫,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留下的一书一纸,都被后世视作拱璧之珍。赵孟頫致李晋卿《枉顾帖》10月6日在保利香港拍卖2023秋拍中亮相,遗憾流拍。《枉顾帖》为赵孟頫晚年书迹,全帖仅53字,但其中蕴含了丰富历史信息。

  艺术史学者赵华根据《枉顾帖》的书法风格和款署分期,认为《枉顾帖》应写于1319年(延祐六年)赵孟頫南还以后,1321、1322年(至治元年、二年)赵孟頫病逝之前。在赵华看来,假如赵孟頫的一生是一座大厦,这些存世(或著录)的书迹就是大厦中一个个重要的结构件,它们一点点为我们拼凑出赵孟頫的全貌。《枉顾帖》为赵孟頫晚年归隐吴兴后的一封简短信札,信中上款李提举与赵孟頫过从甚密,他为赵孟頫处理了许多经济事务,连赵家婚嫁事也深度参与,深受赵孟頫的信赖。此时赵孟頫痛失爱妻,整日宿疾缠身,为家事操劳,但仍不忘买田买池买山之“隐趣”。赵孟頫在书画之外,还有十分丰富立体、具有人间烟火气的一面,从《枉顾帖》中可得以管窥。

  就《枉顾帖》,南都记者对赵华进行了专访。

  访谈

  南都:赵孟頫的作品存世量如何?在私人收藏的市场里有多少真迹在流通?

  赵华:赵孟頫作品的存世量各个学者统计的方法和口径有些不同。比如说,台北“故宫”藏的赵孟頫《致中峰和尚十一札》,我们把它算一件作品,还是算十一件作品?上海博物馆藏的赵孟頫《行书十札卷》,裱成一个卷子,算一件作品还是算十件?两种算法算出来的存世作品数量就不一样。文物单位按文物算集册、集卷就算成一件,我按“作品”算,就把它们分别算成十一件和十件。包括题跋,同一个卷子上,赵孟頫自己给自己写的题跋,只要不是写于同一个时间,我认为也应该算成两件。这样算的话,大概存世的赵孟頫作品共有260余件。

  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72-73件,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存54件,上海博物馆40件,美国和日本的博物馆43件,辽宁省博物馆12件,广东省博物馆3件,广州艺术博物馆1件,吉林、天津、山东、浙江博物馆各1件,湖州博物馆2件,苏州博物馆1件,新乡博物馆1件,中国国家博物馆1件。另外,海内外私人收藏,包括私人手里没拿出来的和已经拍卖过的,我知道的有近30件。比如北京的徐邦达旧藏赵孟頫《临缩兰亭》,苏州藏家的赵孟頫《临定武兰亭序》,龙美术馆收藏的《定武兰亭跋》《归去来辞》,香港藏家手里的一件赵孟頫小楷《金刚经》,来自嘉德,2017年保利上拍的赵孟頫行书《心经》,现在在甘肃的天庆博物馆。今年北京保利春拍上拍了赵孟頫的《临黄庭经》,正文之外有一段赵孟頫的跋,两部分相距二十年,我把它算作两件作品。包括我们现在说到的赵孟頫《枉顾帖》,总数加起来是260余件。

  这个数量,既不算少,也不算多,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博物馆书画收藏水平的“指标股”。这些作品,各方面信息非常丰富,是一个很适合做研究的目标。

  南都:《枉顾帖》在赵孟頫留下的书迹里属于什么档次的作品?

  赵华:《枉顾帖》的风格非常成熟,也是非常好的。在赵孟頫生命的最后两年,因为受到病痛折磨,状态起伏很大,写字的时候笔画要干枯一点,而且用的是比较硬的笔头,因为眼睛不好,肌肉触觉、控制力也减退,他需要用较硬的笔去写字,以增加力回馈,含水量就少多了。还有一些结字的水平也下滑了。我在《赵孟頫闲居考》里也写到,在至治二年,赵孟頫生命最后一年的前两个月,他的书法是有滑坡的。而写《枉顾帖》的延佑七年还是赵孟頫晚年的顶峰状态。前一年他的夫人管道升去世,这一年他的身体状况还比较好。他请假回到湖州,本来还要回大都去的,但是他不愿意再出去了,就到杭州辞官,辞官回来以后写了《枉顾帖》。

  可以看到,《枉顾帖》的墨气是很足的,血肉饱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赵孟頫《致中峰和尚十一札》里,第一札是至大三年、赵孟頫57岁时候写的,那时候他的墨气也是很足的,写得比较流丽。第二札写于至治二年,这就是病中写的了。最后一札是至治二年闰五月写的,是在他去世前一个月。这两个书札的状态就不太好了。

  南都:您为什么把《枉顾帖》里提到的“买池”解释为买湖荡而非砚台?

  赵华:湖荡是杭嘉湖地区一种很重要的生产资料。池子可以养鱼,池塘的周围可以种桑树,桑树长的桑叶可以养蚕,蚕的粪便、蚕蛹用来喂鱼,塘底淤泥用来肥桑,这叫做“桑基鱼塘”,是一种农业生态,养鱼养桑养蚕并出产丝绸。

  赵孟頫买田买山是非常多的,在他存世的信札里涉及的就有十四宗。他本人也非常会理财。他的父亲和曾祖父都是非常会理财或者“敛财”的人。你看杨载的《赵孟頫行状》里写“公之才名颇为书画所掩,人知其书画而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而不知其经济之学也”。一般来说,书画艺术是越老越成大家,而年富力强时在经济方面更敏锐。他早年已经展露出很好的经济才能,被举荐入朝。但是当官以后,他近20年时间要去大都,家乡的产业没法管理,“苦被虚名累,未得遂高栖”。所以他最终的经济成就并不高,到了晚年也没有成为超级富豪,只能算地方上的小地主。他的经济成就是被他的文章和书画的成就所掩盖的。

  他的朋友当中,比如昆山的朱清,被皇后卜鲁罕查抄,充实后宫;上海的瞿霆发,财富就是沈万三一样的级别。到了明朝,朱元璋认为他们家富可敌国,有造反的嫌疑,于是抄了家。这种级别的富豪,田产都是以百万亩计算。项元汴也大概是这样的水平。赵孟頫的朋友圈里,这种级别的朋友非常多。

  很多人理解赵孟頫的时候,就去他的诗词里寻章摘句,“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但诗里的说法不能完全相信。你看他的书信里的信息,反而真实得多。他给中峰和尚写信:“平生承祖父之荫,无饥寒之窘”。可在诗里他却要表现自己很清贫,以贫为美,这就像归隐题材的诗词、犯罪题材的小说一样,写出来不等于真有归隐或者犯罪的想法。只有把他的所有消费、人情世故、经济活动考证出来,才能获知他真实的经济情况。

  南都:《枉顾帖》能给书画爱好者增添关于赵孟頫的什么样的认识?

  赵华:假如赵孟頫的一生是一座大厦,《枉顾帖》就是一个重要的结构件。《枉顾帖》文字比较简短,信息却很丰富。包括风格变化的信息,署款变化的信息,健康状态从衰老到罹患严重的疾病,还有赵孟頫和李晋卿交往的信息,包括他的经济活动。读懂微观,必须要有宏观的视角,用更多的作品来相互印证,才能读出它的历史信息和历史价值。包括书法风格,也是要和横向、纵向去联系,才能看到它的源流、变化和价值。

  南都:您在《赵孟頫致李晋卿〈枉顾帖〉考》中提到赵孟頫有很多伪作,《诗札卷》里除了《枉顾帖》其余都是詹僖的伪作。能讲讲赵孟頫伪作的情况吗?您如何去辨别真伪?

  赵华:詹僖借赵孟頫的名声,留了很多作品下来。但他自己本人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却不多。他在赵孟頫伪作的体系里面属于第二、第三档次。一流的比如说像俞和。俞和是赵孟頫的同代人,比赵孟頫小50多岁。他应该见过赵孟頫。在我之前,学术界公认的俞和作伪的赵孟頫书法只有7件,我这里把它扩展到了44件,包括一些比较著名的东西。我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是单字的微观分析,对字体、笔画的分析加统计;然后是对印章的分析;最后就是文史资料的分析。你把俞和这个人弄清楚之后,实际上就为赵孟頫作品真伪之间建立了鸿沟,由混为一谈到泾渭分明,真伪就很难跨越了。第二档次的伪作与第一档次的伪作差很远,第一档次的伪作和真迹之间又差很远。明确了这种情况,鉴定真伪就很容易了。

  南都:和古代人比起来,我们现在鉴别真伪的能力更强还是更弱?

  赵华:我们现在可以到博物馆观看原作,也有电子图片和书籍,赵孟頫那个时代的人观看真迹的条件跟我们是没法比的。当时只能到别人家里去看实物,你可以看到的数量非常有限,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你只能看到他的书法像一堵墙或者像一根绳子,无法纵览全貌。但赵孟頫当时的人可以给我们作证,他曾经看到过这么一件作品。当然,能够接触到越多真迹的人,眼光就可能越好。

  我刚才说的260多件作品,只是真迹,真迹以外,我们还要看成百上千的伪作来进行比较。作伪的水平,各个时代、不同的人做出来的水平参差不齐,这种锻炼在古代是没法达到的。乾隆皇帝的儿子成亲王在题跋赵孟頫的一件书法作品的时候说,自己平生看过赵孟頫的书法有十多件,中间还有伪作。皇帝的儿子能够看到的东西也不过如此。而现在,只要有出版、有照片、有展览,我们都能看。我们可以一天24小时看一件作品,古人是受限制的,你到别人家里去看一上午、一晚上,回来以后不能复习,也没有对多件作品进行比较的条件。所以,我们现在的条件是古人没法比的,我们能够做出比古人更加精确的判断和鉴定。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