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医药 | 何旭正:本土化合作或提升诊疗规范性

符黛晓
导读 原标题:搜狐医药 | 何旭正:本土化合作或提升诊疗规范性 出...

原标题:搜狐医药 | 何旭正:本土化合作或提升诊疗规范性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杨森中国古塞奇尤单抗今年年初被纳入最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并于3月正式实施。至此,杨森在免疫领域的创新药品,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那么,在推广免疫治疗理念,助力推动国家免疫领域发展方面,杨森有哪些经验和计划?

日前,杨森中国副总裁、免疫与肺动脉高压事业部负责人何旭正在接受搜狐健康专访时介绍,杨森中国于去年底发布了“2023杨森中国深境计划”,宣布继续坚持“科学为本、使命为上和患者为先”的三大核心战略,以“新纵深、行深远、深层次”的三“深”引擎为发展推动力,助力学科进步、行业发展和患者服务的进一步完善。

杨森中国副总裁、免疫与肺动脉高压事业部负责人何旭正先生

加强政务部门合作,持续提升药物可及性

生物制剂领域新药研发不断变革型创新,给了免疫专科提供更多更先进的“武器”,也给患者更优质的治疗体验。然而,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多数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这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是无法避免的沉重负担。因此,除积极改进药品疗效和安全性外,杨森也在不断加强与各级政务机构的合作,提升药物可及性与可负担性。

本次药物纳入最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了强大助力,大大减轻了治疗负担。何旭正介绍,杨森的经验是以“科学为本”,循证医学上的坚实证据,是沟通所有的医疗界专家、决策者,以及获得患者信任的一个最重要的利器。

同时,国家在创新药物可及性方面的大力推动,“双通道”的利好政策陆续在各个省市落地,除了在医院这条通路按照医院进度进药之外,杨森也会在药店通路布局,让患者在取得处方后,能够在一些医疗机构,包括医院或药店拿到药物。

药品进入医保后当然不能止步。受各地政策影响,疾病治疗的自费比例仍有区别,对一部分患者仍有较大负担。为此,杨森将不断通过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以及药物经济学信息与决策官员沟通,助力不同省市自费负担进一步降低。

与学界合作,推动诊疗规范化

免疫规范化治疗理念需跟随新药的研发进展不断更新换代。杨森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药企之一,近年来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指导下,国家卫健委及相关卫生部门不断实施改革,推动建设“健康中国”。杨森作为参与者,积极与政府与学界共同合作,推动免疫诊疗及生物制剂应用规范化,助力各地医疗水平提升。

在规范化诊疗方面,杨森要求药品不仅在研发过程以及临床试验过程中按规章制度执行、小心评估;进入市场后,仍会持续与世界各地研究机构开展真实世界数据调查,了解药物的长期使用效果及安全性,跟踪时间周期往往在五年以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助力中国免疫领域的学术发展。杨森还在不断致力于搭建更多元化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速递国际前沿资讯、开展全国层面的大型医学交流活动。

在多层级合作方面,何旭正以炎症性肠病为例进行回顾:自2021年起,杨森中国支持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发起“炎症性肠病专科联盟”项目,目前已经在全国多个省份启动。该项目目前在多个地区形成了以省级为单位、以上下联动为纽带、轻症不出市、重症不出省的协作网络,提高了地市医院的专科诊治能力,为我国基层及地市医院炎症性肠病学科的发展和分级诊疗的落地贡献力量。

加强公益合作,全方位满足患者需求

治疗需求之外,免疫疾病患者对于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着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想要为患者构筑没有疾病的未来,不止是帮助患者解决身体上的疾病困扰,更要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卸下疾病负担,更从容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不只是要加强政府医保部门与医学专业学会的合作,与更贴近患者日常需求的各个公益社会组织合作也不可少。

据了解,由杨森中国支持、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围绕银屑病、炎症性肠病等领域的患者赋能关爱项目正在进行中,涵盖患者赋能活动、疾病科普等,从聚焦患者的治疗需求延展开来,全面覆盖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求,不断提升患者赋能的广度和深度,助力患者回归美好生活。

围绕患者全程诊疗和疾病管理等话题,杨森中国支持的公益基金会还开展了一系列患者关爱项目,基于对患者诊疗需求的深度洞察,通过输注中心搭建,随访专员,疾病科普教育等形式为优化患者的就诊体验,提高患者对疾病及其治疗的认知,帮助其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态度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何旭正表示,“2023杨森中国深境计划”是杨森中国对中国市场及患者的重要承诺。接下来,杨森将在中国不断推动本土科研创新和临床实践,根据政府的策略方向和关注方向,结合杨森疾病领域的治疗优势,积极寻求合作机会。还将通过定期学术会议与专家分享讨论各个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需求,以及对未来临床工作的期待,以此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试验,加深学术交流合作。在患者方面,将携手一些公益伙伴的力量倾听患者,并带回公司分享给更多的部门同事,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到患者除了药物或者针剂治疗以外的需求,以提供更良好的服务。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