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仅靠共同价值观的“政治文明”更脆弱涣散 俄乌冲突就能体现

杭玛娣
导读 视频加载中 <script src="https: s0 pstatp com tt_player tt player js?v=20160723">< script>“文明型国家”已经成为被世界上越来越

视频加载中...<script src="https://s0.pstatp.com/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文明型国家”已经成为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和国家所关注的政治叙事。《这就是中国》节目曾多次讨论过这个概念,西方世界内部也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并且也有争论。在9月26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和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学研究室主任邱文平就围绕西方对这个概念的关注展开了演讲与讨论。

张教授提到,西方围绕“文明型国家”争辩的一个最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文明型国家”话语对西方“普世价值”话语的解构,引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对西方“普世价值”和制度困境的反思。英国资深学者克里斯托弗·科克公开承认,西方已经没有资格为他国打造“普世价值”了,甚至可能连为自己打造“普世价值”都做不到了。另外一位学者布鲁诺·马塞斯也是明确地说,西方所追求的世界文明或者普遍文明已经崩溃了,西方推行的“普世价值”以前很少受到挑战,过去“第三世界”几乎完全认同这些价值,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那么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西方今天放弃 “普世价值”,转而回到自己的“文明”,但究竟有没有西方国家都能接受的所谓“西方文明”?有一点是肯定的,一般公认就是现在西方世界还没有“文明型国家”,当年亨廷顿他的预测是同一文明内的一批国家和另一文明内的一批国家发生冲突,他没有预想到“一个现代国家等于一种文明”的“文明型国家”正在与西方世界发生某种冲突。

所以克里斯托弗·科克指出说,希腊人和十六世纪的欧洲人都不认为自己是“西方人”,“西方”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孔德1848年的著作《西方》。这和我们3000多年前就有“宅兹中国”铭文的中华文明怎么能比?换言之,没有这种悠久原生态文明渊源的西方,仅仅靠所谓共同价值观或者共同政治价值观联系起来的西方这种文明,或者“政治文明”,面对基于自己原生态文明衍生发展出来的“文明型国家”,似乎显得更为脆弱、更为涣散。这在俄乌冲突中得到体现,俄罗斯国家和民众的凝聚力远远大于西方。这也在14亿中国人都追求国家统一这种强大的意志和凝聚力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素材来源:《这就是中国》节目组 编辑:刘清扬)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