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突变!中芯国际的“大机会”来了

武恒良
导读 消费电子市场给高端芯片带来了很大的销售额,台积电最大的营收分别来自7nm和5nm,这两大工艺占到了台积电一半的营收比例。但是芯片市场的需...

消费电子市场给高端芯片带来了很大的销售额,台积电最大的营收分别来自7nm和5nm,这两大工艺占到了台积电一半的营收比例。

但是芯片市场的需求风向突然发生变化,28nm等成熟制程有了更大的需求。台积电如何应对需求转变呢?布局成熟制程,中芯国际又有怎样的优势呢?

芯片需求风向突变

需求决定市场的规模价值,而芯片作为电子设备必须的消耗品,市场价值随时都在发生变化。两年前各类芯片需求紧缺,手机,汽车等行业的厂商面临一芯难求的局面,那时候的芯片价值非常高。

但是现在产能增多,需求放缓之后,芯片的价格也在持续下跌。部分芯片从最高的200元降低到了10元,降幅达到了90%。

当然,这个的降幅也只是回到原来的市场水平,毕竟在缺芯之前,也没有经销商的囤货居奇。

随着芯片紧缺程度的放缓,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得到充足的芯片供货,消费电子领域的高端芯片需求不再旺盛,但是智能汽车,物联网等领域的成熟芯片依然热销。

台积电承认成熟芯片紧缺的事实,并指出目前台积电的工厂不足以满足成熟芯片的需求。对此,台积电会如何应对需求转变呢?

从业内传出的消息来看,台积电已经打算关闭4台EUV光刻机。这么做多半是为了降低高端芯片的产能,节约功耗。然后把资源用在成熟芯片领域,加紧这部分的芯片输出。

另外台积电在南京设定的成熟芯片扩产计划仍在进行,原本这座南京工厂的产能是每月4万片,在扩产之后可以达到每月10万,提升幅度高达150%。

可是这部分的产能依旧是有限的,台积电这些年把大部分的产能集中在高端制程,7nm生产线数次爆单,所以促使台积电修建更多的高端芯片工厂。只是台积电没想到芯片需求的风向转变如此之快,想要在短时间掌握充足的成熟芯片产能怕是不容易。

不过中芯国际早已展开布局,许多成熟芯片工厂项目已经上马了。

布局成熟制程,中芯国际有何优势?

在台积电,三星加紧攻克3nm的时候,中芯国际的做法是瞄准28nm芯片扩产产能。这样的做法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不是应该加紧攻克先进工艺吗?为何在成熟制程持续加码呢?其实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成熟制程芯片需求量大,另一方面不存在太大的技术瓶颈,以中芯国际的实力,尚且能顺利量产14nm,更不用说28nm了。那么布局成熟制程,中芯国际有何优势呢?

首先是产能优势。

中芯国际目前正在天津、上海、北京、深圳各自建设新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快速扩产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其中天津的投资规划是75亿美元,建设10万片每月的生产线。上海投资88.7亿美元,规划每月的产能为10万片。

再加上其它北京,深圳市地区的工厂规划,加起来每月产能可达38万片。

相比台积电在南京扩产的10万片晶圆生产线,显然中芯国际在国内的产能更具优势。产能意味着订单,产能越多,可承接的订单就越多,客户也会选择产能充足的厂商合作,便于尽早拿到货。

其次是技术优势。

28nm并不是高端先进工艺,所以在技术难度方面,中芯国际早在2017年就已经攻克了。而且经过这些年的工艺提升,良品率达到了业界水准。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说过,在同类的工艺制程中,中芯国际可以和全世界的公司做比较。

所以中芯国际布局28nm,既能提供产能支持,也能在技术上得到保障,相信在国内市场,拿到充足的成熟芯片订单不是什么问题。

在需求转变之后,中芯国际的“大机会”来了,事实证明中芯国际选择成熟工艺制程扩产的举动做对了。

在尚未得到EUV光刻机供货之前,发挥自身的产能,技术优势,有利于在短时间内积蓄营收,从而确保长期的研发投入。包括对人才的培养,招聘等等也将带来有利的支持。

台积电过于追求美国技术体系,现在还能让美企对台积电的订单产生依赖,但是等美国扶持英特尔成功之后,英特尔有条件接手台积电的客户订单代工。到那时选择赴美建厂,押注美国技术的台积电,不知道有没有足够的退路。

写在最后

中芯国际与台积电走两条相反的路,一个布局成熟工艺,另一个押注高端制程。随着市场的需求向成熟芯片转变,台积电想及时扩产也得花不少时间。

更何况美国客户的订单集中在高端市场,台积电不可能放任美国客户订单不管,而去扩产成熟制程。未来市场表现如何,就看各自的表现了。

你认为扩产成熟工艺芯片有怎样的需要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删除!